智慧病案行业核心驱动力
电子病历建设与评级强驱动,高级别医院数量待成长
当前市场主流的电子病历评级系统分为四类:HISMSS应用模型、Gartner分代模型、美国电子病历“有效使用”标准以及中国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(以下简称评价标准),我国医疗机构正在按照第四类系统推进电子病历的建设与评级。依据评价标准划分,5级及5级以上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属于高级别水平。越高级别的电子病历,智能化程度越高,越接近智慧病案的定义。从高级别电子病历的推行与评级情况来看,截止到2020年7月,我国高级别电子病历水平医院共有172个,其中5级医院数量最多,为146个,7级医院数量最少,仅为4个,8级医院还未出现。可以看出,越是高级别的医院,因评价的条件更为严格、对信息化要求更高,数量就更少。此外,2020年我国被评为高级别医院的数量仅有172家,我国的各级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之路还需耐心潜行,智慧病案建设仍需推进,市场空间有待打开。
智慧病案市场规模
早期首页质控推动市场,后期内涵质控发力
据艾瑞建模测算,2020年,中国智慧病案市场规模为83966万元,到2025年,相应规模可达249410万元,2020-2025年CAGR=24.3%,市场总体增速较为快,且市场整体呈现稳步爬坡趋势。从产品结构上看,早期市场规模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首页质控,因产品进入门槛低,除三甲医院以外的二级医院是评级建设中更为庞大的市场需求群体,其智慧病案的质控工作要落后于三甲医院,且预算有限,会倾向于优先采购可以实现评级目的、但价格更低的首页质控产品。而在后期,市场规模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三甲医院对内涵质控的采购。对于三甲医院而言,在已有的首页质控基础上,加强内涵质控建设,可进一步提高高级别电子病历水平医院的评级资质。受限于首页质控的低单价,尽管医院的采购量具备一定规模,但总体收入规模的释放节奏不会太快,甚至在后期会落后于高单价的内涵质控。